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参考内科学)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怎样治疗?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方法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治疗目标是 完全缓解 并尽可能 消除微小残留病(MRD),治疗方案通常包括 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 等。
一、化疗(核心治疗)
1. 诱导化疗
目标:快速减少白血病细胞数量,达到完全缓解。
常用药物:长春新碱、泼尼松、蒽环类药物(如多柔比星)、环磷酰胺等。
2. 巩固/强化化疗
目标:进一步消除残留的白血病细胞。
常用药物:甲氨蝶呤、阿糖胞苷等。
3. 维持化疗
目标:长期控制病情,防止复发。
常用药物:6-巯基嘌呤、甲氨蝶呤等。
二、靶向治疗
针对特定基因突变:如 BCR-ABL融合基因阳性 患者可使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伊马替尼、达沙替尼)。
其他靶点:如 CD19、CD22 等,可使用相应的单克隆抗体或小分子抑制剂。
三、免疫治疗
1. CAR-T细胞疗法
原理:改造患者自身的T细胞,使其表达嵌合抗原受体(CAR),特异性攻击白血病细胞。
适应症:复发/难治性B细胞ALL。
2. 双特异性抗体
如Blinatumomab:同时结合CD19和CD3,激活T细胞杀伤白血病细胞。
四、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
适应症:高危或复发/难治性ALL患者。
类型:
异基因HSCT:来自匹配的供体(兄弟姐妹或无关供者)。
自体HSCT:较少用于ALL。
五、中枢神经系统(CNS)预防
鞘内化疗:如甲氨蝶呤、阿糖胞苷直接注入脑脊液。
放疗:全脑放疗(目前较少使用)。
六、支持治疗
预防感染:使用抗生素、抗真菌药物、抗病毒药物等。
输血支持:红细胞、血小板输注。
营养支持: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必要时肠外营养。
七、预后因素
年龄:儿童预后优于成人。
白细胞计数:诊断时白细胞计数越高,预后越差。
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如 BCR-ABL阳性、MLL重排 等高危因素。
治疗反应:早期MRD阴性者预后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