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卡他性结膜炎(红眼病)
急性卡他性结膜炎怎样治疗?
急性卡他性结膜炎的治疗方法
急性卡他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一种常见的眼部感染,主要由细菌或病毒引起。治疗核心是 控制感染、缓解症状、防止传播。大多数病例在1-2周内可自愈,但需积极干预以避免并发症。
一、一般治疗和护理
1. 保持眼部卫生
勤洗手:避免用手揉眼睛,减少交叉感染。
清洁眼部: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或温开水轻轻清洗眼部分泌物。
避免共用物品:如毛巾、枕头、化妆品等,以防传播。
2. 缓解症状
冷敷:用冷毛巾敷眼,可减轻红肿和瘙痒。
休息眼睛:减少用眼时间,避免长时间看屏幕或阅读。
二、药物治疗(需医生指导)
1. 抗生素眼药水或药膏
适用情况:细菌性结膜炎,常见症状包括脓性分泌物。
常用药物:如 左氧氟沙星眼药水、妥布霉素眼药水,每日滴眼数次,持续5-7天。
注意:使用前洗手,避免污染药瓶。
2. 抗病毒药物
适用情况:病毒性结膜炎,常见症状为水样分泌物和淋巴结肿大。
常用药物:如 阿昔洛韦眼药膏,但多数病毒性结膜炎为自限性,以支持治疗为主。
3. 抗炎药物
适用情况:严重炎症时,可使用 非甾体抗炎药眼药水(如酮咯酸氨丁三醇)或 皮质类固醇眼药水(需谨慎,因可能加重病毒感染)。
三、预防和并发症管理
隔离措施:患者应避免去公共场所,如学校或游泳池,直到症状消失。
并发症监测:如出现视力下降、剧烈疼痛或角膜受累,需立即就医。
四、随访和康复
定期复查:症状持续或加重时,应及时复诊。
自然病程:大多数患者1-2周内恢复,无需长期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