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脊髓炎(参考内科学)
急性化脓性脊髓炎怎样治疗?
急性化脓性脊髓炎的治疗方法
急性化脓性脊髓炎的治疗核心是 控制感染、减轻炎症、防止并发症,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
一、抗生素治疗(核心治疗)
选择敏感抗生素,早期、足量、足疗程使用。
经验性治疗:在病原学结果未明确前,可选用广谱抗生素如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联合抗厌氧菌药物(如甲硝唑)。
针对性治疗: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
疗程:通常需要4-6周,严重病例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二、糖皮质激素治疗
用于减轻脊髓水肿和炎症反应。
常用药物:地塞米松或甲基强的松龙。
用法:短期大剂量冲击治疗,逐渐减量。
注意:需在有效抗生素治疗基础上使用,避免感染扩散。
三、对症支持治疗
卧床休息:急性期需绝对卧床,避免脊髓进一步损伤。
营养支持: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必要时静脉营养。
预防并发症:如压疮、尿路感染、深静脉血栓等。
四、手术治疗
适用于以下情况:
脓肿形成:需手术引流。
脊髓压迫:需减压手术。
脊柱不稳定:需内固定手术。
五、康复治疗
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始康复训练。
物理治疗:如电刺激、按摩等,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功能训练:如站立、行走训练,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及家属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