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后部多灶性鳞状色素上皮病变(急性多发性缺血性脉络膜病变,急性后极部多发性鳞状色素上皮病变)
急性后部多灶性鳞状色素上皮病变应该做哪些检查?
急性后部多灶性鳞状色素上皮病变(APMPPE)的检查项目全解析
APMPPE是一种罕见的炎症性眼病,主要影响视网膜色素上皮和脉络膜,需要综合检查以确诊和评估病情。以下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案:
一、基础眼科检查
视力检查
必查指标:最佳矫正视力(BCVA)
辅助指标:对比敏感度、色觉检查
裂隙灯检查
评估眼前段:排除其他炎症或感染
观察角膜、前房、虹膜和晶状体
眼底检查
直接或间接检眼镜:观察视网膜病变
特征表现:多灶性、黄白色鳞状病变,常位于后极部
二、影像学检查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金标准:高分辨率评估视网膜层次
典型表现: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和光感受器层异常,如隆起或萎缩
荧光素血管造影(FA)
评估血管渗漏和病变活动性
特征:早期低荧光,晚期高荧光(窗样缺损)
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
评估脉络膜循环
表现:脉络膜低灌注或炎症迹象
眼底自发荧光(FAF)
检测RPE功能状态
表现:病变区低自发荧光
三、实验室检查
炎症标志物
必查指标: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
辅助指标:全血细胞计数(CBC)
自身抗体筛查
抗核抗体(ANA)、类风湿因子(RF)
排除系统性自身免疫病,如结节病或白塞病
感染筛查
梅毒血清学测试(RPR或TPPA)
结核菌素试验或干扰素-γ释放试验
四、进阶和鉴别检查
视野检查
评估视功能损害程度
表现:中心或旁中心暗点
电生理检查
视网膜电图(ERG)和视觉诱发电位(VEP)
评估视网膜和视神经功能
全身评估
胸部X光或CT:排除结节病等全身性疾病
神经系统检查:如有症状,评估脑部受累(APMPPE可伴发 CNS 炎症)
五、检查注意事项
检查前准备:
告知患者血管造影可能的不良反应(如过敏)
空腹要求:某些血液检查需空腹8-12小时
随访建议:
急性期:每周至每两周复查OCT和视力
恢复期:每月一次,逐渐延长间隔
长期:每3-6个月评估一次,监测复发
鉴别诊断:需与多发性—过性白点综合征(MEWDS)、点状内层脉络膜病变(PIC)等区分
重点提示:APMPPE多为自限性,但需密切监测视力变化和潜在全身关联。
临床价值:
OCT和FA是诊断和随访的核心工具
实验室检查有助于排除其他病因
早期干预可改善预后,尤其当伴发 CNS 症状时
建议由眼科专科医生根据临床表现制定个体化检查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