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参考耳鼻喉头颈外科学)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怎样治疗?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治疗方法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一种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急性结膜炎,以眼部充血、分泌物增多和出血为特征。治疗核心是 对症支持、控制感染、预防传播。大多数病例可在1-2周内自愈,但需及时处理以缓解症状和防止并发症。
一、一般治疗与支持措施
1. 眼部卫生
勤洗手:避免用手揉眼,减少交叉感染。
清洁眼部: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或温开水轻轻清洗眼部分泌物,每日多次。
避免化妆:暂停使用眼部化妆品,防止刺激。
2. 缓解症状
冷敷:用冷毛巾敷眼,每次10-15分钟,可减轻充血和不适。
人工泪液:使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滴眼液,缓解干涩和刺激。
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长时间用眼。
二、药物治疗(需医生指导)
根据病因(病毒性或细菌性)选择合适的药物,切勿自行滥用。
1. 抗病毒治疗
适用情况:病毒性结膜炎(常见于腺病毒)。
药物:如 阿昔洛韦眼药水 或 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可抑制病毒复制。
用法:遵医嘱滴眼,每日数次。
2. 抗生素治疗
适用情况:细菌性结膜炎或继发细菌感染。
药物:如 左氧氟沙星眼药水、妥布霉素眼药水 等广谱抗生素。
用法:遵医嘱滴眼,通常每日4-6次,疗程约7天。
3. 抗炎治疗
适用情况:严重炎症或过敏反应。
药物:如 糖皮质激素眼药水(如氟米龙),但需谨慎使用,避免加重感染或引起眼压升高。
注意:必须在医生监督下使用,不可自行购买。
三、预防传播
隔离措施:患者应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枕头等物品,减少外出。
消毒环境:定期清洁接触过的表面,如门把手、手机。
公共卫生:在流行期间,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四、并发症处理
角膜 involvement:如出现视力模糊、疼痛加剧,需立即就医,可能需额外治疗。
慢性化:少数病例可能转为慢性,需长期随访。
五、何时就医
症状加重:如剧烈疼痛、视力下降、大量出血。
无改善:治疗后3-5天症状未缓解。
儿童或免疫低下者:需尽早专业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