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参考内科学)
急性白血病应该做哪些检查?
急性白血病的检查项目全解析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多种检查方法,以下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案:
一、基础实验室检查
全血细胞计数(CBC)
白细胞计数(可能升高、正常或降低)
血红蛋白(贫血表现)
血小板计数(通常减少)
外周血涂片
寻找原始细胞或幼稚细胞
评估细胞形态学异常
骨髓穿刺和活检
金标准:骨髓中原始细胞≥20%
细胞化学染色(如MPO、NSE)
免疫分型(流式细胞术)
二、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查
细胞遗传学分析
染色体核型分析(如t(15;17)、t(8;21))
荧光原位杂交(FISH)
分子生物学检测
PCR检测特定基因突变(如FLT3、NPM1、CEBPA)
基因表达谱分析
三、其他辅助检查
生化检查
肝功能、肾功能
电解质(尤其关注钾、钙、磷)
乳酸脱氢酶(LDH)
凝血功能检查
PT、APTT、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尤其APL患者)
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或CT(评估纵隔肿块或感染)
腹部超声(评估肝脾肿大)
头颅MRI(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评估)
四、检查注意事项
标本采集:
骨髓标本需新鲜送检
外周血标本需EDTA抗凝
检查前准备:
避免近期输血影响结果
告知医生近期用药史
随访建议:
治疗期间定期监测骨髓象
缓解后定期复查微小残留病(MRD)
重点提示:对于疑似急性白血病的患者,应尽快完成骨髓检查以明确诊断和分型。
临床价值:
骨髓检查是确诊急性白血病的金标准
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查对预后评估和治疗选择至关重要
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评估疾病范围和并发症
建议根据临床表现和初步检查结果,由血液科专科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检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