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囊肿(卵巢黄体囊肿)
黄体囊肿是怎么回事?
黄体囊肿的主要病因
黄体囊肿是由于卵巢中黄体在排卵后未能正常退化,导致液体积聚形成的囊肿。其病因主要与激素水平异常和生理过程相关。
1. 激素水平异常
黄体生成素(LH)水平过高:排卵后,LH水平持续升高或波动,可能刺激黄体过度生长,形成囊肿。
雌激素和孕激素失衡:激素分泌失调,如在某些月经周期中,可能导致黄体退化延迟。
2. 排卵过程异常
排卵后黄体形成不完全:在排卵过程中,如果卵泡破裂不充分或黄体发育异常,可能引起液体积聚。
重复排卵或排卵障碍: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等疾病可能导致排卵不规律,增加黄体囊肿的风险。
3. 妊娠相关因素
早期妊娠:在怀孕初期,黄体可能持续存在并增大以支持妊娠,形成生理性黄体囊肿,通常在妊娠中期自行消退。
异位妊娠或流产:这些情况可能干扰黄体的正常退化过程。
4. 药物和医疗干预
促排卵药物:如克罗米芬或促性腺激素,用于治疗不孕症,可能增加黄体囊肿的发生率。
激素治疗:使用外源性激素可能影响卵巢功能,导致囊肿形成。
5. 其他因素
年龄因素:育龄妇女更常见,尤其是20-40岁女性。
遗传倾向:某些遗传因素可能增加易感性,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炎症或感染:盆腔炎症可能间接影响卵巢功能,但较少直接导致黄体囊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