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黄肉芽肿性肾盂肾炎)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如何鉴别诊断?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的诊断方法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Xanthogranulomatous Pyelonephritis, XGP)是一种罕见的慢性肾脏感染性疾病,其诊断需结合 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测,以及 病理学检查(金标准)。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临床表现
常见症状:发热、腰痛、体重下降、乏力。
尿路症状:尿频、尿急、尿痛。
其他:可能触及腹部包块(肾脏肿大)。
二、实验室检查
1. 尿液检查
脓尿、蛋白尿。
尿培养常阳性(常见病原体:大肠杆菌、变形杆菌)。
2. 血液检查
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
肾功能可能受损(肌酐↑)。
三、影像学检查
1. 超声检查
肾脏增大,内部回声不均。
可能发现肾结石或肾积水。
2. CT检查(最有用)
典型表现:
肾脏增大,轮廓不规则。
低密度区域(代表坏死和肉芽肿组织)。
增强扫描显示“熊掌征”(肾盂周围低密度区)。
3. MRI检查
T1加权像低信号,T2加权像高信号。
有助于评估病变范围。
四、病理学检查(金标准)
组织学特征:大量泡沫样巨噬细胞(黄色肉芽肿)、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坏死组织。
通常通过手术切除标本确诊。
五、鉴别诊断
肾细胞癌。
肾结核。
其他慢性肾感染。
六、诊断流程总结
临床怀疑:长期尿路感染症状+影像学异常。
影像学评估:CT/MRI特征性表现。
病理确诊:手术切除或活检。
关键点
🔹 早期诊断困难,易误诊为肾癌或其他感染。
🔹 CT是首选影像学方法,特征性表现有助于诊断。
🔹 治疗:通常需手术切除患肾(肾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