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骨髓炎(附骨疽)
化脓性骨髓炎怎样治疗?
化脓性骨髓炎的治疗方法
化脓性骨髓炎的治疗目标是控制感染、消除炎症、恢复骨骼功能,并预防并发症。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辅助治疗。
一、药物治疗
抗生素治疗:早期、足量、长程使用敏感抗生素是治疗的关键。通常需要静脉给药4-6周,随后根据病情改为口服抗生素。
疼痛管理: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或其他镇痛药物缓解疼痛。
二、手术治疗
引流术:对于脓肿形成者,需手术引流脓液,清除坏死组织。
清创术:彻底清除感染和坏死骨组织,必要时进行植骨或骨移植。
固定术:对于骨折或不稳定者,需外固定或内固定以稳定骨骼。
三、辅助治疗
营养支持: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必要时静脉营养支持。
物理治疗:康复锻炼以恢复关节功能和肌肉力量。
中医治疗:辅助使用中药调理,促进血液循环和伤口愈合。
四、预防与监测
预防感染:加强伤口护理,避免再次感染。
定期复查: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和血液检查,评估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