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瘤(参考内科学)
冠状动脉瘤是怎么回事?
冠状动脉瘤的主要病因
冠状动脉瘤是指冠状动脉的局部或弥漫性扩张,其直径超过邻近正常血管的1.5倍。病因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动脉粥样硬化
主要病因:动脉粥样硬化是冠状动脉瘤最常见的病因,占所有病例的50%以上。
长期的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导致血管壁损伤,形成粥样斑块。
斑块破裂或侵蚀后,血管壁薄弱,在血流冲击下形成瘤样扩张。
2. 川崎病
主要病因:川崎病是儿童冠状动脉瘤的最常见原因。
川崎病是一种全身性血管炎,主要影响中小动脉,尤其是冠状动脉。
炎症导致血管壁损伤,继发瘤样扩张。
3. 感染
主要病因:细菌、真菌或病毒感染可引起冠状动脉瘤。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栓子栓塞冠状动脉,导致局部炎症和血管壁破坏。
梅毒、结核等慢性感染也可引起血管炎和动脉瘤。
4. 创伤或医源性损伤
主要病因:外伤或医疗操作损伤冠状动脉。
胸部外伤可直接损伤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如支架植入、球囊扩张)可能导致血管壁损伤和动脉瘤形成。
5. 先天性因素
主要病因:先天性冠状动脉异常可导致动脉瘤。
冠状动脉瘘(冠状动脉与心腔或其他血管异常连通)可继发动脉瘤。
马凡综合征等结缔组织病可伴有冠状动脉瘤。
6. 其他少见病因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大动脉炎、结节性多动脉炎)可引起血管炎和动脉瘤。
放射性损伤(如胸部放疗)可导致冠状动脉壁纤维化和动脉瘤。
特发性(原因不明)的冠状动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