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引起的溶血性贫血(参考内科学)
高温引起的溶血性贫血是怎么回事?
高温引起的溶血性贫血的病因
高温引起的溶血性贫血是一种由于高温环境或热应激导致的红细胞破坏加速,超过骨髓造血代偿能力而发生的贫血。其主要病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直接热损伤
高温可以直接损伤红细胞膜,导致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易于在脾脏等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被破坏。
2. 氧化应激
高温环境下,体内氧化应激反应增强,产生大量自由基,攻击红细胞膜上的脂质和蛋白质,导致红细胞膜稳定性下降,易于破裂。
3. 脱水
高温环境下,人体大量出汗,若不及时补充水分,会导致血液浓缩,红细胞在粘稠的血液中流动时更易受到机械性损伤。
4. 电解质紊乱
高温引起的过度出汗还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如低钠血症、低钾血症等,这些电解质异常可影响红细胞的稳定性和寿命。
5. 热相关疾病
热射病等严重热相关疾病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包括骨髓造血功能抑制,进一步加重贫血。
6. 其他因素
某些遗传性红细胞膜缺陷或酶缺陷的患者,在高温环境下更易发生溶血性贫血。
某些药物或化学物质在高温环境下可能增加对红细胞的毒性作用,诱发溶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