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渗性非酮症高血糖昏迷(参考内科学)
高渗性非酮症高血糖昏迷怎样治疗?
高渗性非酮症高血糖昏迷的治疗方法
高渗性非酮症高血糖昏迷(HHS)是一种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治疗核心是 快速补液、纠正高血糖和电解质紊乱,同时寻找并治疗诱因。
一、紧急处理
1. 补液(首要治疗)
目标:纠正脱水,恢复血容量。
方式:
静脉输注生理盐水(0.9% NaCl),初始速度为1-1.5 L/h。
监测血流动力学(如血压、心率)和尿量。
2. 胰岛素治疗
目标:缓慢降低血糖,避免血糖下降过快导致脑水肿。
方式:
静脉输注短效胰岛素(如普通胰岛素),初始剂量为0.1 U/kg/h。
监测血糖,目标血糖下降速度为50-70 mg/dL/h。
二、纠正电解质紊乱
1. 补钾
目标:预防低钾血症。
方式:
静脉补钾(如KCl),根据血钾水平调整剂量。
监测血钾,每2-4小时复查一次。
2. 其他电解质
补钠:随着补液和血糖下降,血钠水平会逐渐恢复正常。
补镁、补磷: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酌情补充。
三、寻找并治疗诱因
感染:如肺炎、尿路感染等,需使用抗生素。
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需调整或停用。
其他:如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需相应处理。
四、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1. 脑水肿
预防:避免血糖下降过快。
处理:如出现脑水肿症状(如头痛、意识障碍),可使用甘露醇或高渗盐水。
2. 血栓栓塞
预防:对于高危患者,可考虑预防性抗凝治疗。
五、后续管理
血糖控制:转为皮下胰岛素治疗,逐渐调整剂量。
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及家属识别高血糖症状,避免再次发生HHS。
长期随访:定期复查血糖、电解质和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