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参考内科学)
感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介
感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nfection-Induced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ITP)是一种由于感染引起的血小板数量减少,导致皮肤和黏膜出现紫癜、瘀斑的疾病。常见于病毒感染,如登革热、EB病毒、巨细胞病毒等,也可由细菌或寄生虫感染引起。发病机制包括病原体直接破坏血小板、免疫介导的血小板破坏或骨髓抑制导致血小板生成减少。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紫癜、鼻出血、牙龈出血等,严重者可出现内脏出血。诊断需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如血小板计数减少、骨髓象检查等。治疗主要针对原发感染,严重者可考虑输注血小板或使用免疫球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