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查疾病 > 感染性疾病所致贫血 > 诊断

感染性疾病所致贫血(参考内科学)

感染性疾病所致贫血如何鉴别诊断?

感染性疾病所致贫血的诊断方法

感染性疾病所致贫血的诊断需结合 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 感染病原体的检测。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临床表现

  • 贫血症状:乏力、头晕、心悸、面色苍白等。

  • 感染症状:发热、寒战、局部感染症状(如咳嗽、尿频、腹泻等)。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液常规检查

  • 血红蛋白(Hb)↓:男性<130g/L,女性<120g/L。

  • 红细胞计数(RBC)↓

  • 白细胞计数(WBC)↑或↓:取决于感染类型。

2. 铁代谢检查

  • 血清铁↓

  • 铁蛋白正常或↑(因感染时铁蛋白为急性期反应蛋白)。

  • 转铁蛋白饱和度↓

3. 其他检查

  • C反应蛋白(CRP)↑

  • 血沉(ESR)↑

  • 病原体检测:如血培养、尿培养、痰培养等。


三、诊断标准

  1. 确认感染的存在:通过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2. 确认贫血的存在: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

  3. 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贫血:如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


四、治疗原则

  • 控制感染:根据病原体选择适当的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

  • 支持治疗:如必要,可给予输血或铁剂治疗。


关键点

🔹 感染控制后,贫血通常可自行改善
🔹 长期或严重感染 可能导致慢性病性贫血,需综合治疗。
🔹 病原体检测 是诊断和治疗的关键。

推荐大夫

更多医生 >>

擅长:擅长于鼾症、睡眠呼吸暂停、肺结核、肺癌、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支气管哮喘...

擅长:腹膜透析、血液透析、急慢性肾功能不全、肾小球疾病、血管通路维护...

擅长:骨病及疑难骨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目前重点研究各项不同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