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血管炎和肉芽肿病(变态反应性肉芽肿病,变应性肉芽肿,变应性肉芽肿病,过敏性肉芽肿,过敏性肉芽肿性血)
过敏性血管炎和肉芽肿病怎样治疗?
过敏性血管炎和肉芽肿病的治疗方法
过敏性血管炎和肉芽肿病(如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的治疗核心是 控制炎症、抑制免疫反应,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器官受累情况制定个体化方案。治疗通常需要长期管理,以缓解症状、预防复发和保护器官功能。
一、药物治疗(核心治疗)
1. 糖皮质激素
泼尼松:初始高剂量(如0.5-1 mg/kg/天)用于诱导缓解,随后逐渐减量至维持剂量(如5-10 mg/天)。
注意:长期使用需监测副作用,如骨质疏松、高血糖和感染风险。
2. 免疫抑制剂
环磷酰胺:用于严重病例或激素抵抗者,可口服或静脉注射,但需监测骨髓抑制和膀胱毒性。
甲氨蝶呤或硫唑嘌呤:用于维持治疗,减少激素剂量和预防复发。
利妥昔单抗:B细胞耗竭剂,适用于难治性病例,可替代环磷酰胺。
3. 生物制剂
美泊利单抗:针对IL-5,用于控制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相关症状。
其他:如奥马珠单抗(抗IgE)可能用于过敏成分,但证据有限。
二、支持性治疗
1. 症状管理
抗组胺药:用于缓解过敏症状如皮疹和瘙痒。
支气管扩张剂:如吸入性皮质类固醇和β2激动剂,用于控制哮喘症状。
2. 并发症处理
心血管保护:控制高血压和高血脂,使用阿司匹林或他汀类药物预防血栓。
肾脏保护:监测肾功能,必要时使用ACE抑制剂或ARBs。
三、生活方式调整
避免过敏原:识别并减少接触可能触发症状的物质,如花粉、尘螨或某些药物。
健康饮食:均衡营养,支持免疫系统,避免可能加重炎症的食物。
适度运动: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维持整体健康,但避免过度劳累。
四、监测和随访
定期检查:每3-6个月评估症状、实验室指标(如嗜酸性粒细胞计数、CRP)和器官功能。
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用于监测血管炎和肉芽肿病变。
长期管理:与风湿免疫科医生紧密合作,调整治疗计划以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