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远端全骺分离(低位肱骨髁上骨折)
肱骨远端全骺分离如何鉴别诊断?
肱骨远端全骺分离的诊断
肱骨远端全骺分离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肘部损伤,需结合 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 进行诊断,以准确评估损伤程度和指导治疗。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临床表现
1. 病史
外伤史:通常由跌倒时手臂外展或过伸导致,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症状:肘部疼痛、肿胀、畸形,活动受限。
2. 体格检查
视诊:肘部肿胀、瘀斑,可能出现畸形(如肘关节后脱位样外观)。
触诊:局部压痛,可触及骨擦感或异常活动。
神经血管评估:检查桡动脉搏动、手部感觉和运动功能,以排除血管神经损伤。
二、影像学检查
1. X线平片(首选检查)
正位和侧位片:显示肱骨远端骨骺分离,可见骨骺线增宽、移位或骨折线。
Salter-Harris分型:用于分类骨骺损伤,全骺分离通常对应Salter-Harris I或II型。
比较对侧:必要时拍摄健侧肘部X线片,以评估正常解剖变异。
2. 其他影像学检查(必要时)
CT扫描:用于复杂病例,提供三维重建,更精确评估骨折移位和关节 involvement。
MRI:评估软组织损伤、骨骺血供或 occult 骨折,但较少常规使用。
三、鉴别诊断
肘关节脱位:X线可区分,全骺分离涉及骨骺,而脱位涉及关节面。
其他肘部骨折:如肱骨髁上骨折,通过影像学定位鉴别。
软组织损伤:如韧带撕裂,需结合临床和影像。
四、诊断流程总结
详细病史和体格检查,重点关注外伤机制和神经血管状态。
X线检查(正侧位),评估骨骺分离程度和分型。
必要时进阶影像(如CT或MRI),用于复杂或不确定病例。
鉴别其他肘部损伤,确保准确诊断。
关键点
🔹 儿童常见损伤,及时诊断可 prevent 并发症如生长障碍。
🔹 X线是基础,但需注意儿童骨骺未闭合,避免误诊。
🔹 治疗取决于分型,轻度可保守治疗(如石膏固定),重度需手术复位。
建议:疑似病例应尽快就医,进行影像学评估以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