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槽症(牙槽骨炎、纤维蛋白溶解性牙槽炎)
干槽症怎样治疗?
干槽症的治疗方法
干槽症(牙槽骨炎)是拔牙后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拔牙窝内血凝块脱落,暴露骨面,引起剧烈疼痛。治疗目标是缓解疼痛、促进愈合。
一、局部处理
1. 清创
使用生理盐水或氯己定冲洗拔牙窝,去除坏死组织和食物残渣。
轻柔刮除牙槽骨表面的坏死骨组织(必要时在局麻下进行)。
2. 填塞
使用碘仿纱条或含有丁香油的糊剂填塞拔牙窝,以保护暴露的骨面并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填塞物需定期更换(通常每1-3天一次),直至症状缓解。
二、药物治疗
1. 止痛药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用于缓解疼痛。
严重疼痛可考虑局部麻醉药(如利多卡因凝胶)或阿片类药物(需谨慎使用)。
2. 抗生素
通常不推荐常规使用抗生素,除非存在明显感染迹象(如发热、肿胀)。
必要时可使用青霉素类或克林霉素。
三、家庭护理
保持口腔卫生:轻柔刷牙,使用温盐水漱口(每日数次)。
避免吸烟和饮酒:这些行为会延迟愈合。
软食:避免硬、热、辛辣食物,减少对拔牙窝的刺激。
四、预防措施
术后24小时内避免漱口和吸吮动作(如用吸管喝水),以防血凝块脱落。
遵医嘱服用止痛药和抗生素(如处方)。
定期复诊:确保拔牙窝正常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