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槽症(牙槽骨炎、纤维蛋白溶解性牙槽炎)
干槽症如何鉴别诊断?
干槽症的诊断方法
干槽症(牙槽骨炎)是拔牙后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拔牙窝的剧烈疼痛和愈合延迟。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临床表现
1. 主要症状
剧烈疼痛:通常在拔牙后2-3天出现,疼痛可放射至耳部或太阳穴。
拔牙窝空虚:血凝块脱落或溶解,暴露骨面。
口臭:由于坏死组织和细菌感染。
2. 伴随症状
淋巴结肿大(下颌下或颈部)。
轻度发热。
二、临床检查
1. 视诊
拔牙窝内无血凝块,可见裸露的骨面。
周围牙龈可能红肿。
2. 触诊
轻触拔牙窝可引起剧烈疼痛。
可能有脓性分泌物。
三、鉴别诊断
正常拔牙后疼痛:疼痛逐渐减轻,拔牙窝内有血凝块。
感染性牙槽骨炎:有全身症状如高热,白细胞计数升高。
四、诊断标准
符合以下条件可诊断为干槽症:
拔牙后2-3天出现剧烈疼痛。
拔牙窝内无血凝块,骨面暴露。
疼痛对止痛药反应不佳。
关键点
🔹 干槽症 是临床诊断,通常不需要实验室检查。
🔹 及时治疗 可缓解症状,促进愈合。
🔹 预防:避免吸烟、使用吸管等可能破坏血凝块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