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槽症(牙槽骨炎、纤维蛋白溶解性牙槽炎)
干槽症是怎么回事?
干槽症的主要病因
干槽症(Alveolar Osteitis)是拔牙后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拔牙窝内血凝块脱落或溶解,导致骨面暴露和剧烈疼痛。其病因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血凝块形成障碍或脱落
创伤过大:拔牙过程中过度创伤可能破坏血凝块的形成。
吸烟:尼古丁的血管收缩作用减少血供,影响血凝块稳定。
口腔卫生不良:术后口腔清洁不当可能导致血凝块感染或脱落。
2. 细菌感染
口腔内原有细菌:如厌氧菌感染,可导致血凝块溶解。
术后感染:拔牙后未妥善护理,细菌侵入拔牙窝。
3. 局部因素
拔牙部位:下颌第三磨牙(智齿)拔除后更易发生干槽症。
骨密度高:骨质较硬区域血供较差,影响愈合。
4. 全身因素
激素水平:女性激素水平变化(如月经期、口服避孕药)可能增加风险。
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免疫抑制状态等影响愈合能力。
5. 其他因素
年龄:年龄较大者愈合能力下降,风险增加。
既往干槽症病史:曾患干槽症者再次发生的风险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