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球菌肺炎(参考内科学)
肺炎球菌肺炎是怎么回事?
肺炎球菌肺炎的病因
肺炎球菌肺炎是由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引起的急性肺部感染,是最常见的细菌性肺炎类型之一。
1. 病原体特性
肺炎链球菌是一种革兰阳性球菌,具有多糖荚膜,是其主要的毒力因子。
根据荚膜多糖的不同,可分为90多种血清型,其中部分血清型(如1、3、4、6B、7F、9V、14、18C、19F、23F等)与人类疾病密切相关。
2. 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患者或带菌者通过咳嗽、打喷嚏将含有细菌的飞沫传播给他人。
直接接触:接触被病原体污染的物体后,再触摸口鼻。
3. 易感因素
以下人群更容易感染肺炎球菌肺炎:
(1)年龄因素
婴幼儿(2岁以下)和老年人(65岁以上)免疫系统较弱。
(2)慢性疾病
慢性心肺疾病(如COPD、心力衰竭)。
糖尿病、慢性肝病、慢性肾病。
免疫功能低下(如HIV感染、肿瘤化疗、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
(3)其他因素
吸烟和酗酒损害呼吸道防御机制。
脾切除术后或功能性无脾(脾脏是清除肺炎球菌的重要器官)。
近期呼吸道感染(如流感)破坏呼吸道屏障。
4. 发病机制
肺炎球菌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其荚膜多糖可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细菌在肺泡内繁殖,引起炎症反应,导致肺泡内充满炎性渗出物(红细胞、白细胞、纤维蛋白等),形成实变。
严重时可引起菌血症或脓毒症,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