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病性贫血(风湿病性贫血症)
风湿病性贫血如何鉴别诊断?
风湿病性贫血的诊断方法
风湿病性贫血的诊断需结合 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必要时进行 骨髓穿刺。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初步筛查(高危人群)
1. 高危人群
风湿性疾病患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长期慢性炎症患者
有贫血症状的患者(如乏力、面色苍白)
2. 常见症状
乏力、疲劳
面色苍白
心悸、气短
二、实验室检查(血液检测)
1. 血常规检查
血红蛋白(Hb)↓:男性<130g/L,女性<120g/L。
红细胞计数(RBC)↓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正常或轻度降低
2. 铁代谢检查
血清铁↓
转铁蛋白饱和度↓
血清铁蛋白正常或↑(与慢性病性贫血鉴别)
3. 炎症指标
C反应蛋白(CRP)↑
血沉(ESR)↑
三、影像学检查(必要时)
1. 骨髓穿刺
评估骨髓造血功能及铁储存情况。
典型表现:骨髓铁储存正常或增加,但利用障碍。
四、诊断标准
确诊风湿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贫血(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
排除其他原因贫血(如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
关键点
🔹 风湿病性贫血 是慢性病性贫血的一种,需与缺铁性贫血鉴别。
🔹 治疗原发病 是改善贫血的关键。
🔹 铁剂治疗 通常无效,除非合并缺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