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胶耳,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非化脓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怎样治疗?
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
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目标是 恢复中耳通气、引流积液、预防并发症。治疗方案需根据病因、病程及患者年龄等因素个体化制定。
一、药物治疗
1. 抗生素
适用于细菌感染或合并急性中耳炎的情况。
常用药物: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等。
2. 糖皮质激素
短期使用可减轻炎症,促进积液吸收。
常用药物:泼尼松、地塞米松(鼻喷或口服)。
3. 抗组胺药及减充血剂
适用于过敏性鼻炎或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分泌性中耳炎。
常用药物:氯雷他定、伪麻黄碱等。
二、手术治疗
1. 鼓膜穿刺术
适用于积液较多、症状明显的患者。
通过穿刺鼓膜抽出中耳积液,缓解症状。
2. 鼓膜置管术
适用于反复发作或病程较长的患者。
在鼓膜上放置通气管,保持中耳通气,促进积液排出。
3. 腺样体切除术
适用于腺样体肥大阻塞咽鼓管开口的患者。
切除腺样体,恢复咽鼓管功能。
三、其他治疗
1. 咽鼓管吹张
通过捏鼻鼓气或使用咽鼓管吹张器,促进咽鼓管开放。
2. 物理治疗
如红外线照射、超短波治疗等,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
3. 中医治疗
针灸、中药等可能有一定辅助作用,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四、预防与护理
避免感冒: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减少发病风险。
保持鼻腔通畅:及时治疗鼻炎、鼻窦炎等鼻部疾病。
合理饮食:增强免疫力,减少过敏原摄入。
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