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分枝杆菌性巩膜炎(参考耳鼻喉头颈外科学)
非典型分枝杆菌性巩膜炎有哪些症状?
非典型分枝杆菌性巩膜炎是一种罕见的眼部感染,由非典型分枝杆菌(如鸟分枝杆菌、堪萨斯分枝杆菌等)引起,症状可能包括:
1. 早期症状
眼红:巩膜(眼白部分)出现持续性充血或发红。
眼痛:眼部有钝痛或刺痛感,可能随眼球运动加重。
畏光:对光线敏感,导致不适或流泪。
2. 进展期症状
视力模糊:感染影响角膜或眼内结构,导致视力下降。
分泌物:可能出现黏液性或脓性眼部分泌物。
巩膜结节或溃疡:巩膜表面形成结节、增厚或溃疡,触诊时可能感到硬结。
3. 严重症状
巩膜穿孔:在极少数情况下,感染可能导致巩膜变薄和穿孔,威胁视力。
全身症状:如果感染播散,可能出现发热、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
注意
诊断困难:非典型分枝杆菌感染症状不典型,易与其他眼部炎症(如细菌性或病毒性巩膜炎)混淆,需通过微生物培养或PCR检测确诊。
及时就医:出现持续眼红、眼痛或视力变化时,应尽快就诊眼科,进行详细检查以避免并发症。
建议:高风险人群(如免疫抑制患者、眼部外伤或手术后)应提高警惕,治疗通常需要长期抗生素治疗,并可能涉及手术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