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青光眼(睫状环阻滞性闭角青光眼)
恶性青光眼是怎么回事?
恶性青光眼的病因
恶性青光眼(也称为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青光眼类型,通常发生在抗青光眼手术后或自发出现,其病因主要与眼内解剖结构和流体动力学异常有关。
1. 解剖结构异常
睫状环阻滞:睫状体向前旋转,导致房水无法正常从前房流出,反而被推入玻璃体腔,引起眼压升高。
晶状体-虹膜隔前移:晶状体或人工晶状体位置异常,阻塞房角,加剧房水循环障碍。
2. 手术相关因素
抗青光眼手术后:如小梁切除术后,眼内结构改变可能诱发恶性青光眼,发生率约2-4%。
白内障手术后:晶状体摘除或人工晶状体植入可能 disrupt 正常房水流动。
3. 自发因素
原发性恶性青光眼:无明确手术史,可能与先天性眼解剖异常或炎症有关。
眼部炎症:如葡萄膜炎,可导致睫状体水肿和房水动力学改变。
4. 其他诱发因素
药物使用:如缩瞳剂(如毛果芸香碱)可能加剧睫状环阻滞。
眼部创伤:眼外伤可能导致结构损伤,引发恶性青光眼。
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或高血压,可能间接影响眼内流体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