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遗粪症(参考外科学)
儿童遗粪症是怎么回事?
儿童遗粪症的主要病因
儿童遗粪症是指4岁以上儿童反复在不适当的地方排便(如裤子、地板等),且这种行为并非由物质(如泻药)或一般医学状况的直接生理效应所致。其病因复杂,通常涉及生理、心理及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
1. 生理因素
便秘:长期便秘导致直肠扩张,排便感觉减弱,是遗粪症最常见的原因。
肠道功能异常:如肠道蠕动异常、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等。
神经系统发育延迟:影响排便控制能力。
2. 心理因素
情绪问题:如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可能导致或加重遗粪症。
行为问题:如对抗性行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等。
创伤经历:如身体或性虐待、家庭变故等。
3. 社会及环境因素
如厕训练不当:过早、过严或缺乏一致的如厕训练。
家庭环境:如家庭冲突、忽视、过度保护等。
学校环境:如对使用学校厕所的恐惧或排斥。
4. 其他因素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遗粪症或便秘史的儿童风险较高。
饮食因素:低纤维饮食、水分摄入不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