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性角膜炎(参考内科学)
带状疱疹性角膜炎怎样治疗?
带状疱疹性角膜炎的治疗方法
带状疱疹性角膜炎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眼部感染,治疗需及时以防止视力损害。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治疗、抗炎治疗和支持性治疗。
一、抗病毒治疗
口服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泛昔洛韦或伐昔洛韦,早期使用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
局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眼膏或滴眼液,适用于角膜上皮病变。
二、抗炎治疗
局部皮质类固醇:如泼尼松龙滴眼液,用于控制角膜炎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避免副作用。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酮咯酸滴眼液,用于减轻炎症和疼痛。
三、支持性治疗
人工泪液:缓解干眼症状。
眼罩或绷带镜:保护角膜,促进上皮修复。
四、并发症处理
角膜溃疡:需加强抗感染治疗,必要时行角膜移植。
继发性青光眼:使用降眼压药物或手术治疗。
五、预防
疫苗接种:50岁以上人群可接种带状疱疹疫苗以预防VZV感染。
早期治疗:出现带状疱疹症状时应尽早开始抗病毒治疗,以减少眼部并发症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