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胆囊息肉样病变,胆囊隆起性病变)
胆囊息肉是怎么回事?
胆囊息肉的主要病因
胆囊息肉是指胆囊壁向腔内突出的息肉样病变,其病因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胆固醇性息肉
这是最常见的胆囊息肉类型,占所有胆囊息肉的60%-90%。
主要病因:胆固醇代谢异常,导致胆固醇在胆囊黏膜沉积形成息肉。
与高胆固醇饮食、肥胖、高脂血症等因素相关。
2. 炎症性息肉
占胆囊息肉的5%-10%,主要由慢性胆囊炎引起。
主要病因:胆囊长期受到炎症刺激,导致胆囊黏膜增生形成息肉。
常见于胆结石患者或反复胆囊感染的人群。
3. 腺瘤性息肉
占胆囊息肉的5%左右,属于良性肿瘤,但有恶变潜能。
主要病因:胆囊黏膜腺体异常增生形成。
与遗传因素、长期慢性炎症刺激有关。
4. 其他少见类型
肌腺瘤:胆囊肌层增生形成,较少见。
纤维性息肉:由纤维组织构成,罕见。
混合性息肉:包含多种组织成分,如胆固醇和炎症混合。
5. 危险因素
年龄:多见于40岁以上人群。
性别: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饮食习惯: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增加患病风险。
肥胖:BMI超标者更易发生胆固醇性息肉。
胆结石:合并胆结石的患者息肉发生率较高。
慢性胆囊炎:长期炎症刺激促进息肉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