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参考外科学)
胆结石是怎么回事?
胆结石的主要病因
胆结石是由于胆汁中的某些成分(如胆固醇、胆色素、钙盐)过度饱和,形成结晶并逐渐增大而形成的。根据成分不同,胆结石主要分为胆固醇结石和胆色素结石两大类。
1. 胆固醇结石
胆固醇结石是最常见的类型,占胆结石的70%-80%,其形成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
(1)胆汁中胆固醇过饱和
高胆固醇饮食:摄入过多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会增加胆汁中胆固醇浓度。
肥胖:肥胖者胆汁中胆固醇分泌增加,容易形成结石。
(2)胆汁酸减少
肝脏疾病:如肝硬化导致胆汁酸合成减少。
肠道疾病:如克罗恩病影响胆汁酸的重吸收。
(3)胆囊收缩功能减弱
妊娠:激素变化使胆囊收缩减弱,胆汁淤积。
长期禁食或快速减肥:胆囊排空减少,胆汁浓缩。
2. 胆色素结石
胆色素结石主要由胆红素钙盐组成,常见于以下情况:
(1)溶血性疾病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溶血性疾病导致胆红素分泌增加。
(2)胆道感染
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产生β-葡萄糖醛酸酶,使结合胆红素水解为不溶性胆红素,与钙结合形成结石。
(3)肝硬化
肝硬化患者胆色素结石发生率较高。
3. 其他危险因素
年龄和性别:40岁以上、女性(尤其是多次妊娠或使用雌激素)风险更高。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胆汁中胆固醇饱和度增加。
家族史:有胆结石家族史的人患病风险增加。
某些药物:如避孕药、降脂药(氯贝特)可能促进结石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