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出血(血胆症)
胆道出血是怎么回事?
胆道出血的病因
胆道出血是指血液从胆道系统(包括肝内胆管、肝外胆管、胆囊)进入消化道的一种病症,其病因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创伤性因素
外伤:如腹部外伤、肝挫裂伤等直接损伤胆道系统。
医源性损伤:如胆道手术、肝穿刺活检、ERCP(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等操作过程中可能损伤胆道。
2. 炎症性疾病
胆管炎:如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炎症侵蚀胆管壁血管导致出血。
胆囊炎:严重胆囊炎可能引起胆囊壁血管破裂出血。
3. 肿瘤性疾病
胆管癌:肿瘤侵犯胆管壁血管可引起出血。
胆囊癌:肿瘤坏死或侵犯血管导致出血。
肝癌侵犯胆管:肝癌细胞直接侵犯胆管系统,引起出血。
4. 血管性疾病
肝动脉瘤破裂:肝动脉瘤破裂入胆道,导致大量出血。
门静脉高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胆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5. 其他少见病因
胆道结石:结石长期摩擦胆管壁,可能导致局部血管损伤出血。
寄生虫感染:如肝吸虫病,寄生虫在胆道内活动引起损伤。
凝血功能障碍:如血友病、肝硬化等患者,凝血功能异常可能导致胆道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