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病(羊癫疯)
癫病如何鉴别诊断?
癫病的诊断方法
癫病的诊断需结合 临床表现、脑电图检查、影像学检查,必要时进行 基因检测。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临床表现
1. 主要症状
反复发作的抽搐
意识丧失
行为异常
2. 发作类型
全面性发作(如强直-阵挛发作)
部分性发作(如简单部分性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
二、脑电图检查(EEG)
1. 常规EEG
典型表现:癫痫样放电(如棘波、尖波)
优点:无创、经济
缺点:发作间期可能无异常
2. 动态EEG
可长时间记录脑电活动,提高检出率
3. 视频EEG
同步记录脑电和临床表现,有助于明确发作类型
三、影像学检查
1. 头部MRI
典型表现:结构性异常(如海马硬化、肿瘤)
优点:高分辨率,无辐射
2. 头部CT
适用情况:急性发作后或无法进行MRI时
缺点:辐射暴露,分辨率较低
四、基因检测(必要时)
1. 适用情况
家族性癫痫
早发性癫痫
难以控制的癫痫
2. 检测方法
全外显子测序
癫痫基因panel
五、诊断流程总结
详细病史采集(发作特点、家族史)
脑电图检查(常规EEG、动态EEG或视频EEG)
影像学检查(头部MRI或CT)
必要时基因检测
关键点
🔹 癫病的诊断需综合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
🔹 脑电图是诊断癫病的重要工具
🔹 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发现结构性病因
🔹 基因检测适用于特定患者
建议:疑似癫病患者应尽早就诊,明确诊断后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