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输卵管炎(急性输卵管炎)
出血性输卵管炎如何鉴别诊断?
出血性输卵管炎的诊断方法
出血性输卵管炎的诊断需结合 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临床表现
1. 症状
下腹痛:多为突发性、持续性疼痛,可能放射至腰部或大腿。
阴道出血:不规则阴道出血,量多少不一。
发热:可能伴有寒战。
恶心、呕吐:由于腹膜刺激引起。
2. 体征
下腹压痛、反跳痛:提示腹膜刺激征。
宫颈举痛:妇科检查时明显。
附件区压痛:可能触及增粗的输卵管。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液检查
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
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ESR)升高:提示炎症反应。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检测:排除异位妊娠。
2. 阴道分泌物检查
涂片检查:可能发现大量白细胞和细菌。
培养:确定病原体,如淋病奈瑟菌或衣原体。
三、影像学检查
1. 超声检查
经阴道超声:可见输卵管增粗、积液,盆腔游离液体。
彩色多普勒:输卵管壁血流丰富。
2. CT或MRI
在复杂病例中,可显示输卵管增粗、盆腔积液及周围组织炎症。
四、鉴别诊断
异位妊娠:hCG阳性,超声可见妊娠囊。
急性阑尾炎:疼痛多始于脐周,后转移至右下腹。
卵巢囊肿蒂扭转:突发剧烈腹痛,超声可见囊肿。
五、诊断流程总结
详细询问病史:包括月经史、性生活史。
全面体格检查:特别是妇科检查。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CRP、ESR、hCG等。
影像学检查:首选超声,必要时CT/MRI。
排除其他疾病:如异位妊娠、阑尾炎等。
关键点
🔹 早期诊断和治疗可避免输卵管永久性损伤。
🔹 抗生素治疗是主要手段,严重者需手术。
🔹 性伴侣治疗:防止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