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参考内科学)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怎样治疗?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方法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目标是 恢复血流、预防血栓扩展和复发、治疗并发症。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支持治疗。
一、药物治疗
1. 抗凝治疗(首选治疗)
肝素:初始治疗通常使用静脉肝素,以快速达到抗凝效果。
华法林:长期抗凝治疗可转为华法林,需定期监测INR值,维持在2-3之间。
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如利伐沙班、达比加群等,可能作为华法林的替代选择。
2. 溶栓治疗(选择性病例)
局部溶栓:通过导管直接向血栓内注入溶栓药物(如阿替普酶)。
全身溶栓:适用于广泛血栓形成,但出血风险较高。
二、手术治疗
1. 血栓切除术
机械取栓:通过导管技术移除血栓。
手术取栓:在开腹手术中直接清除血栓。
2. 肠切除
适应症:当肠管发生不可逆缺血坏死时,需切除坏死肠段。
三、支持治疗
补液和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进行肠外营养。
抗生素:预防或治疗继发感染。
四、预防复发
长期抗凝:对于有血栓形成倾向的患者,可能需要终身抗凝。
病因治疗:如治疗高凝状态、门静脉高压等基础疾病。
五、监测和随访
定期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或MRI,评估血栓溶解情况和肠管血供。
监测并发症:如肠穿孔、腹膜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