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产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怎样治疗?
产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治疗方法
产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常见于产科急症如胎盘早剥、羊水栓塞等。治疗核心是去除病因、支持治疗和纠正凝血异常,需在重症监护下进行多学科协作。
一、病因治疗(首要步骤)
立即终止妊娠或处理产科病因:如紧急剖宫产去除胎盘早剥,控制产后出血等。
处理感染:如有感染,使用广谱抗生素。
二、支持治疗
1. 液体复苏和血流动力学支持
维持血容量,使用晶体液或胶体液,必要时输血。
监测血压、心率,预防休克。
2. 氧疗和呼吸支持
确保氧合,必要时机械通气。
三、纠正凝血异常
1. 输血治疗
新鲜冰冻血浆(FFP):补充凝血因子。
血小板输注:用于严重血小板减少。
冷沉淀或纤维蛋白原浓缩物:纠正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红细胞输注:纠正贫血。
2. 抗凝治疗(谨慎使用)
在出血控制后,考虑低剂量肝素预防血栓,但需个体化评估。
四、监测和并发症管理
实验室监测:定期检查凝血功能(如PT、APTT、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
处理并发症:如器官衰竭(肾、肝)、感染等,支持对症治疗。
五、预后和随访
早期干预可改善预后,但死亡率较高,需长期随访监测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