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产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应该做哪些检查?
产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检查项目全解析
产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需要紧急、全面的实验室和临床评估。以下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案:
一、基础实验室检查
凝血功能检查
必查指标:血小板计数(通常显著下降)、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
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
D-二聚体(显著升高)
血常规检查
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评估贫血或出血)
白细胞计数(可能升高,提示感染或炎症)
生化检查
肝功能(ALT、AST,评估肝损伤)
肾功能(肌酐、尿素氮,评估肾灌注)
乳酸水平(升高提示组织缺氧)
二、特异性检查
凝血因子和抑制剂检测
抗凝血酶III(ATIII)水平(降低)
蛋白C和蛋白S水平(可能降低)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FDP(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升高
与D-二聚体联合评估纤溶活性
外周血涂片
观察红细胞碎片(裂红细胞),提示微血管病性溶血
三、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
产科超声:评估胎儿状况、胎盘位置(如胎盘早剥)
腹部超声:检查肝、脾、肾有无出血或梗死
CT或MRI
用于评估内脏器官出血或血栓(如肺栓塞),但需谨慎使用 due to radiation risks in pregnancy
四、临床评估和监测
生命体征监测
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评估休克状态)
尿量(评估肾灌注)
产科特定评估
评估阴道出血量、宫缩情况
胎儿心率监测
五、检查注意事项
紧急处理:
DIC是产科急症,检查应快速进行,优先 bedside tests if available
立即启动支持治疗,如输血(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
病因排查:
常见产科原因:胎盘早剥、羊水栓塞、重度子痫前期、死胎滞留
需排除非产科原因,如感染、创伤
随访建议:
治疗后需密切监测凝血参数直至稳定
长期随访评估凝血功能恢复和潜在后遗症
重点提示:对于疑似产科DIC,建议 multidisciplinary team approach,包括产科、血液科、ICU医生。
临床价值:
早期诊断基于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ISTH)评分系统
治疗关键在于去除病因和支持性 care
死亡率高,需 aggressive management
建议根据临床表现和初步检查结果,由专科医生制定个体化的紧急检查和处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