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骨不全(脆骨症,原发性骨脆症,骨膜发育不良)
成骨不全是怎么回事?
成骨不全的病因
成骨不全(Osteogenesis Imperfecta, OI),又称脆骨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主要由于胶原蛋白合成或结构异常导致骨骼脆弱易折。其病因主要与基因突变有关,具体如下:
1. 基因突变
主要病因:成骨不全主要由COL1A1或COL1A2基因的突变引起,这些基因编码I型胶原蛋白的α链。
I型胶原蛋白是骨骼、皮肤、肌腱等结缔组织的主要成分,突变导致胶原蛋白数量减少或质量异常,影响骨骼强度和韧性。
突变可以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最常见),少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新发突变。
2. 遗传方式
(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约85-90%的成骨不全病例属于此类型,父母中一方携带突变基因,子女有50%的几率遗传。
常见于COL1A1和COL1A2基因的杂合突变。
(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较少见,涉及其他基因如CRTAP、P3H1、PPIB等,这些基因影响胶原蛋白的修饰和折叠。
父母双方均为携带者时,子女有25%的几率患病。
(3)新发突变
部分病例无家族史,由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自发突变引起。
3. 病理机制
突变导致胶原蛋白合成减少或产生异常胶原,使骨骼基质缺陷,骨密度降低,易发生骨折。
还可能影响其他组织,如牙齿(牙本质发育不全)、听力(耳硬化)、皮肤和眼睛(蓝色巩膜)。
4. 分型与严重程度
根据临床表型和基因型,成骨不全分为多种类型(如I型至XVIII型),严重程度从轻度(如I型,骨折较少)到重度(如II型, perinatal lethal)。病因的特定突变类型决定疾病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