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疫咳,顿咳)
百日咳如何鉴别诊断?
百日咳的诊断方法
百日咳的诊断需结合 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和 流行病学史。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临床表现
1. 典型症状
卡他期(1-2周):类似感冒症状(流涕、低热、轻微咳嗽)。
痉咳期(2-6周):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伴鸡鸣样回声,咳嗽后呕吐。
恢复期(2-3周):咳嗽逐渐减轻。
2. 不典型症状(婴幼儿、接种疫苗者)
无典型痉咳,表现为呼吸暂停、发绀。
二、实验室检查
1. 细菌培养(金标准)
采集鼻咽分泌物,培养 百日咳鲍特菌。
优点:特异性高。
缺点:敏感性低,需早期采样(卡他期或痉咳早期)。
2. PCR检测
检测鼻咽拭子中的 百日咳鲍特菌DNA。
优点:快速、敏感性高。
缺点:需专业实验室。
3. 血清学检查
检测 抗百日咳毒素IgG抗体。
适用:病程后期(≥2周),用于回顾性诊断。
三、流行病学史
近期接触过百日咳患者。
未接种或未完成百日咳疫苗接种。
四、诊断标准
类型 | 诊断依据 |
---|---|
确诊病例 | 典型临床表现 + 实验室确诊(培养/PCR阳性) |
临床诊断病例 | 典型临床表现 + 流行病学史,无实验室确诊 |
关键点
🔹 早期诊断困难,卡他期症状非特异。
🔹 婴幼儿 病情可能更严重,需高度警惕。
🔹 接种疫苗者 症状可能不典型。
建议:对疑似病例尽早进行实验室检查,尤其是婴幼儿和未接种疫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