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内分枝杆菌感染(细胞内分枝杆菌感染)
胞内分枝杆菌感染简介
胞内分枝杆菌感染是由胞内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avium-intracellulare, MAI)引起的一种机会性感染,常见于免疫系统功能低下的个体,如艾滋病患者。这种细菌属于非结核分枝杆菌(NTM),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如水、土壤和灰尘中。感染通常通过吸入或摄入被细菌污染的物质进入人体。胞内分枝杆菌感染可以影响多个器官系统,但最常见的是引起肺部感染,症状包括慢性咳嗽、发热、体重下降和夜间盗汗。在免疫缺陷患者中,如HIV/AIDS患者,感染可能扩散至全身,引起播散性感染,影响淋巴结、骨髓、肝脏和脾脏等多个器官。诊断依赖于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以及从样本中培养出细菌。治疗通常需要长期使用多种抗生素,如克拉霉素、乙胺丁醇和利福布汀等,且治疗过程可能较为复杂和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