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内分枝杆菌感染(细胞内分枝杆菌感染)
胞内分枝杆菌感染是怎么回事?
胞内分枝杆菌感染的主要病因
胞内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avium-intracellulare, MAI)是一种非结核分枝杆菌(NTM),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如土壤、水和动物体内。其感染通常发生在免疫系统受损的个体中,以下是主要的病因和危险因素:
1. 免疫系统受损
HIV/AIDS:CD4+T细胞计数低于50/μL的患者极易感染。
器官移植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增加感染风险。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
2. 慢性肺部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肺部结构破坏和功能减退易导致感染。
支气管扩张:气道清除功能下降,细菌易于定植。
囊性纤维化:黏液清除障碍和慢性炎症增加感染风险。
3. 环境暴露
土壤和水源接触:农业工作者或经常接触污染水源的人群风险较高。
家用热水系统:分枝杆菌可在热水器中繁殖,通过气溶胶传播。
4. 其他因素
年龄:老年人因免疫力下降更易感染。
营养不良: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削弱免疫防御。
遗传因素:某些基因突变可能增加易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