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雷特食管(巴雷特氏食管,食管下段粘膜柱状上皮化)
巴雷特食管如何鉴别诊断?
巴雷特食管的诊断方法
巴雷特食管的诊断需结合 临床表现、内镜检查、组织学检查。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临床表现
胃食管反流症状:如烧心、反酸、胸痛。
吞咽困难:可能提示食管狭窄或癌变。
无症状: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
二、内镜检查
1. 标准内镜检查
食管下段黏膜异常:如红色、天鹅绒样改变。
食管胃交界处(GEJ)上移。
2. 高清内镜或染色内镜
提高巴雷特食管的检出率。
三、组织学检查
1. 活检
肠上皮化生:杯状细胞的存在是诊断的关键。
异型增生:低级别或高级别,评估癌变风险。
2. 病理学评估
由经验丰富的病理医师进行。
四、诊断标准
内镜下可见食管下段黏膜异常。
组织学证实肠上皮化生。
五、随访与监测
无异型增生:每3-5年复查内镜。
低级别异型增生:每6-12个月复查内镜。
高级别异型增生:需积极治疗,如内镜下切除或手术。
关键点
🔹 巴雷特食管是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需早期诊断和监测。
🔹 内镜和组织学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
🔹 定期随访对于发现异型增生和早期癌变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