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涵体性结膜炎(游泳结膜炎,新生儿包涵体性脓漏眼,副沙眼)
包涵体性结膜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包涵体性结膜炎的检查项目全解析
包涵体性结膜炎主要由沙眼衣原体感染引起,常见于性传播或新生儿感染。以下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案:
一、基础筛查项目
临床检查
症状评估:眼红、流泪、分泌物(黏液脓性)
体征观察:结膜充血、滤泡形成(上睑结膜为主)
裂隙灯检查:评估角膜受累(如点状角膜炎)
实验室检查
结膜刮片:Giemsa染色检测包涵体(胞浆内包涵体)
PCR检测:核酸扩增检测沙眼衣原体DNA(高灵敏度)
培养法:细胞培养分离衣原体(金标准,但耗时)
血清学检查
抗体检测:IgM和IgG抗体(提示近期或既往感染)
补体结合试验:辅助诊断
二、影像学与进阶检查
眼部超声
评估并发症:如泪囊炎或眼眶受累
特征:软组织肿胀
角膜地形图
用于慢性病例:评估角膜不规则性
共聚焦显微镜
高分辨率成像:观察角膜和结膜微观变化
三、鉴别诊断检查
其他病原体检测
细菌培养:排除淋球菌或其他细菌感染
病毒检测:如腺病毒PCR
全身检查
性传播感染筛查:如有风险,检查其他STIs(如HIV、梅毒)
新生儿评估:包括呼吸道和生殖道感染排查
四、检查注意事项
采样要求:
结膜刮片:需在症状急性期采集,避免局部用药后
PCR样本:使用专用拭子,保持样本完整性
检查前准备:
停用抗生素眼药水至少24小时(如可能)
告知医生近期用药史和性接触史
随访建议:
急性感染:治疗后1-2周复查
慢性或复发 cases:每月随访直至症状消失
新生儿:密切监测预防并发症
重点提示:对于性活跃成人,建议:
伴侣同时筛查和治疗
全面STI检查以避免再感染
临床价值:
PCR是当前首选方法,灵敏度高
培养法虽准确但较少用 due to complexity
早期诊断可预防角膜瘢痕和视力 loss
建议根据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史,由眼科或感染科医生制定个体化检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