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憩室(参考外科学)
膀胱憩室如何鉴别诊断?
膀胱憩室的诊断方法
膀胱憩室的诊断需结合 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必要时进行 膀胱镜检查。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临床表现
1. 常见症状
尿频、尿急、尿痛
排尿困难
尿潴留
反复尿路感染
2. 体格检查
下腹部可触及包块(较大憩室)
膀胱区压痛
二、影像学检查
1. 超声检查
典型表现:膀胱壁外囊性病变,与膀胱相通。
优点:无创、经济,适合初步筛查。
2. 膀胱造影
典型表现:造影剂进入憩室,显示憩室的大小和位置。
优点:直观显示憩室与膀胱的关系。
3. CT/MRI
典型表现:清晰显示憩室的解剖结构及周围组织关系。
优点:评估憩室并发症(如结石、肿瘤)。
三、膀胱镜检查(确诊金标准)
1. 适用情况
影像学检查不能明确诊断。
怀疑憩室内有肿瘤或结石。
2. 检查结果评估
直接观察憩室的开口、大小及内部情况。
必要时取活检。
四、诊断流程总结
初步筛查(超声或膀胱造影)。
进一步评估(CT/MRI)。
确诊(膀胱镜检查)。
关键点
🔹 膀胱憩室 多继发于下尿路梗阻,需同时评估病因。
🔹 影像学检查 是主要诊断手段,膀胱镜用于确诊。
🔹 并发症(感染、结石、肿瘤)需及时处理。
建议:有下尿路症状的患者应及早就诊,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