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出血(鼻衄)
鼻出血如何鉴别诊断?
鼻出血的诊断方法
鼻出血(鼻衄)是临床常见症状,多数为良性,但需明确病因。诊断需结合 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必要时进行 影像学检查。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病史采集
1. 出血特点
出血侧别:单侧或双侧。
出血量:少量滴血或大量出血。
出血频率:首次发作或反复发作。
2. 诱因
外伤:挖鼻、撞击等。
环境因素:干燥、高温。
全身性疾病:高血压、血液病等。
二、体格检查
1. 鼻部检查
前鼻镜检查:寻找出血点,常见于鼻中隔前下部(Little区)。
鼻咽镜检查:排除鼻咽部病变。
2. 全身检查
血压测量:排除高血压。
皮肤黏膜检查:寻找出血点、瘀斑,排除血液病。
三、实验室检查
1. 血液检查
血常规:评估贫血、血小板减少。
凝血功能:PT、APTT、纤维蛋白原等,排除凝血障碍。
2. 其他检查
肝功能、肾功能:评估全身状况。
鼻窦CT/MRI:怀疑肿瘤或血管畸形时进行。
四、诊断流程总结
病史采集:明确出血特点、诱因。
体格检查:寻找出血点,评估全身状况。
实验室检查:排除血液病、凝血障碍。
影像学检查:必要时进行,排除肿瘤、血管畸形。
关键点
🔹 多数鼻出血为前鼻孔出血,易于处理。
🔹 反复鼻出血或大量出血需警惕全身性疾病。
🔹 儿童鼻出血多因干燥或挖鼻,成人需排除高血压、肿瘤。
建议:反复鼻出血患者应 尽早就医,明确病因,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