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巴痢疾(阿米巴性痢疾,肠阿米巴病,奇恒痢 )
阿米巴痢疾如何鉴别诊断?
阿米巴痢疾的诊断方法
阿米巴痢疾是由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引起的肠道感染,其诊断需结合 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和 影像学检查。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临床表现
1. 症状
腹泻:黏液血便(“果酱样”大便)。
腹痛:右下腹或左下腹疼痛。
里急后重:便意频繁但排便量少。
发热:低热或高热(严重感染时)。
2. 体征
腹部压痛(尤其右下腹)。
肝肿大(合并阿米巴肝脓肿时)。
二、实验室检查
1. 粪便检查
显微镜检查:寻找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
粪便抗原检测:特异性高,可区分致病性阿米巴。
2. 血液检查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
血清学检测:检测阿米巴抗体(如ELISA),适用于慢性或肠外阿米巴病。
三、影像学检查
1. 结肠镜检查
可见结肠溃疡(边缘隆起,中央坏死)。
可取活检进行病理检查。
2. 腹部超声/CT
用于诊断阿米巴肝脓肿(右叶单发脓肿常见)。
四、诊断标准
临床疑似:典型症状(黏液血便、腹痛) + 流行病学史(疫区旅行或居住)。
实验室确诊:粪便中找到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或抗原/抗体检测阳性。
影像学支持:结肠镜或超声/CT发现典型病变。
关键点
🔹 早期诊断和治疗 可预防并发症(如肝脓肿、肠穿孔)。
🔹 粪便检查 是诊断的基础,但需多次送检以提高检出率。
🔹 血清学检测 适用于肠外阿米巴病或慢性感染。
建议:疑似阿米巴痢疾患者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