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巴肠病(肠道阿米巴病,阿米巴痢疾)
阿米巴肠病是怎么回事?
阿米巴肠病的主要病因
阿米巴肠病是由溶组织内阿米巴(Entamoeba histolytica)原虫感染引起的肠道疾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1. 病原体
溶组织内阿米巴是阿米巴肠病的唯一病原体,其生活史包括滋养体和包囊两个阶段。
滋养体:侵袭性形态,可侵入肠壁引起病变。
包囊:感染性形态,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可在水中存活数周至数月。
2.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以下方式传播:
粪-口途径:摄入被包囊污染的食物或水是最常见的传播方式。
直接接触: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如性行为(尤其是男男性行为者)。
苍蝇等媒介:苍蝇可机械性携带包囊污染食物。
3. 易感因素
以下因素增加感染风险:
卫生条件差:缺乏清洁饮用水和卫生设施的地区发病率高。
免疫力低下:如HIV感染者、营养不良者更易感染且病情较重。
集体生活:如监狱、精神病院等封闭环境易暴发流行。
4. 病理机制
溶组织内阿米巴通过以下机制致病:
粘附与侵袭:滋养体通过表面凝集素粘附于肠上皮细胞,分泌穿孔素和半胱氨酸蛋白酶破坏细胞。
炎症反应:引起肠壁溃疡和炎症,典型病变为“烧瓶样溃疡”。
播散:严重时可侵入血流引起肝脓肿等肠外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