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iter综合征(参考内科学)
Reiter综合征应该做哪些检查?
Reiter综合征的检查项目全解析
Reiter综合征(反应性关节炎)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多种检查方法,以下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案:
一、基础筛查项目
炎症指标检查
必查指标: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
辅助指标: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
关节液分析
白细胞计数:通常升高,提示炎症
细菌培养:排除感染性关节炎
感染源筛查
肠道感染:粪便培养检测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
泌尿生殖道感染:尿液分析、衣原体检测(PCR方法)
二、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早期:可能正常或显示软组织肿胀
晚期:可见关节间隙狭窄、骨质侵蚀、骨赘形成
超声检查
检测关节积液、滑膜炎、肌腱端炎
MRI检查
金标准:评估早期炎症、骨髓水肿、软组织病变
三、进阶检查
HLA-B27检测
阳性率约50-80%,支持诊断但不特异
自身抗体检测
类风湿因子(RF)和抗核抗体(ANA)通常阴性,用于排除其他关节炎
四、检查注意事项
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近期感染史(如腹泻或尿道炎)
记录关节症状、眼部症状(如结膜炎)、皮肤黏膜病变
检查前准备:
无特殊空腹要求,但某些血液检查可能需要空腹
避免近期使用抗炎药物影响结果(需医生指导)
随访建议:
急性期:密切监测炎症指标和症状
慢性期:定期评估关节功能和影像学变化
重点提示:Reiter综合征的诊断主要基于临床三联征(关节炎、尿道炎、结膜炎)和感染诱因,检查用于支持和排除其他疾病。
临床价值:
结合病史和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早期干预有助于改善预后
建议由风湿科医生根据个体情况制定检查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