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lk-Alkali综合征(参考内科学)
Milk-Alkali综合征如何鉴别诊断?
Milk-Alkali综合征的诊断方法
Milk-Alkali综合征的诊断需结合 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 病史采集。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临床表现
1. 症状
恶心、呕吐
乏力、精神错乱
多尿、烦渴
2. 体征
高血压
肾功能不全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液检测
高钙血症(血清钙↑)
代谢性碱中毒(血pH↑,HCO3-↑)
肾功能异常(BUN↑,Cr↑)
2. 尿液检测
尿钙正常或降低
尿pH升高
三、病史采集
1. 关键病史
过量摄入钙和可吸收碱(如牛奶、碳酸钙)
使用含钙的抗酸剂
四、鉴别诊断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恶性肿瘤相关高钙血症
维生素D中毒
五、诊断流程总结
病史采集(确认过量钙和碱摄入)。
实验室检查(高钙血症、代谢性碱中毒、肾功能异常)。
排除其他原因的高钙血症。
关键点
🔹 早期诊断和治疗 可逆转肾功能损害。
🔹 避免过量摄入钙和可吸收碱 是预防的关键。
🔹 及时停用含钙的抗酸剂 可改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