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小儿热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它是如何发生的?
发布时间:2025-07-09 02:06:52
小儿热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定义与发生机制
小儿热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Tropical Pulmonary Eosinophilia, TPE) 是一种主要发生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寄生虫感染性疾病,以肺部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为特征。本病主要由丝虫感染引起,特别是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
小儿热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是如何发生的?
小儿热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发生与寄生虫感染密切相关,具体机制如下:
1. 寄生虫感染
常见病原体: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
传播途径: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2. 免疫反应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寄生虫的微丝蚴在肺部毛细血管中被截留,引发强烈的免疫反应,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在肺组织和血液中显著增多。
炎症反应:嗜酸性粒细胞释放的炎症介质(如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主要碱性蛋白等)导致肺组织损伤和炎症。
3. 病理变化
肺部病变:肺间质和肺泡内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导致肺功能受损。
其他器官受累:严重病例可累及肝脏、脾脏和淋巴结。
小儿热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典型症状
咳嗽:多为干咳,夜间加重。
呼吸困难:活动后气促。
发热:低热或中度发热。
体重下降:长期患病可导致营养不良。
其他症状:乏力、食欲不振等。
诊断方法
血液检查: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3000/μL)。
血清学检查:丝虫抗体阳性。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或CT可见肺部浸润性病变。
肺功能检查:可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治疗原则
治疗方法 | 具体措施 |
---|---|
抗寄生虫治疗 | 首选药物为二乙基卡马嗪(DEC),疗程通常为2-3周。 |
糖皮质激素 | 用于严重病例,减轻炎症反应。 |
对症治疗 | 止咳、退热等。 |
如何预防小儿热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防蚊措施:使用蚊帐、驱蚊剂等。
环境卫生:清除蚊虫孳生地。
健康教育:提高家长和儿童的防病意识。
关键点
长期咳嗽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需警惕本病!
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改善预后。
预防重于治疗,尤其在高发地区。
若有疑似症状,尽早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推荐阅读
如何预防小儿肺炎?有哪些注意事项?
预防小儿肺炎的措施疫苗接种:按时接种肺炎球菌疫苗、流感疫苗等。增强体质:均衡饮食,适量户外活动,保证充足睡眠。避免感染源: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不去人群密集场所。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不随地吐痰,咳嗽或打喷嚏时遮住口鼻。室内环境:保持室内...[详细]
2025-07-09 06:52:06
小儿肺炎的治疗和护理方法有哪些?
小儿肺炎的治疗和护理治疗方法抗生素治疗:根据病原体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如细菌性肺炎常用青霉素类或头孢类。抗病毒治疗:病毒性肺炎可考虑使用抗病毒药物,但多数情况下以支持治疗为主。对症治疗:如退热药(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止咳化痰药等。氧疗:对...[详细]
2025-07-09 06:52:05
什么是小儿肺炎?它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小儿肺炎的定义与症状小儿肺炎是指由不同病原体(如细菌、病毒、支原体等)或其他因素引起的肺部炎症,是儿童时期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肺炎可以影响肺泡和/或肺间质,导致呼吸困难、咳嗽、发热等症状。小儿肺炎的主要症状发热:体温可高达38°C以上,...[详细]
2025-07-09 06:52:04
小儿肺泡性蛋白沉积症的诊断流程是什么?需要做哪些检查?
小儿肺泡性蛋白沉积症的诊断流程1. 初步评估病史采集:重点询问呼吸困难、咳嗽、生长发育情况。体格检查:听诊肺部,评估呼吸音和啰音。2.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初步筛查,显示双肺弥漫性病变。高分辨率CT(HRCT):更清晰显示肺泡内蛋白沉积,呈...[详细]
2025-07-09 06:50:54
小儿肺泡性蛋白沉积症如何治疗?有哪些治疗方法?
小儿肺泡性蛋白沉积症的治疗方法1. 全肺灌洗(Whole Lung Lavage, WLL)原理:通过支气管镜向肺部注入生理盐水,冲洗出肺泡内的蛋白物质。适用人群:特发性或继发性PAP患者。效果:多数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可能需要多次灌洗。2....[详细]
2025-07-09 06: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