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小儿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它是如何发生的?
发布时间:2025-07-08 02:56:14
小儿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定义与发生机制
小儿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是指在严重感染、创伤、休克等原发病基础上,同时或序贯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它是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病死率高。
小儿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是如何发生的?
小儿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主要与以下几个机制有关:
1.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感染或非感染因素激活机体免疫系统,释放大量炎症介质(如TNF-α、IL-1、IL-6)。
炎症介质过度释放导致“炎症风暴”,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引起微循环障碍。
2. 微循环障碍与缺血再灌注损伤
炎症反应导致微血管收缩、血栓形成,器官血流灌注不足。
血流恢复后,氧自由基大量产生,加重组织损伤。
3. 细胞代谢紊乱
缺氧和炎症介质直接损害细胞线粒体功能,导致能量代谢障碍。
细胞凋亡和坏死增加,器官功能逐步丧失。
小儿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典型症状
呼吸系统:呼吸急促、低氧血症,需机械通气。
心血管系统:心率增快或减慢、血压下降,需血管活性药物维持。
神经系统:意识障碍(如昏迷)、抽搐。
肾脏:少尿或无尿,血肌酐升高。
肝脏:黄疸、转氨酶升高、凝血功能障碍。
血液系统:血小板减少、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评估:根据器官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进行初步判断。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气分析、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超声、CT等评估器官结构变化。
血流动力学监测:如中心静脉压(CVP)、心输出量(CO)监测。
治疗原则
治疗目标 | 具体措施 |
---|---|
控制原发病 | 抗感染、清创、纠正休克等。 |
器官功能支持 | 机械通气、CRRT(连续肾脏替代治疗)、血管活性药物等。 |
免疫调节 | 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等(需个体化评估)。 |
营养支持 | 早期肠内营养,必要时肠外营养。 |
如何预防小儿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早期识别高危患儿:如严重感染、创伤、大手术后患儿。
积极控制原发病:如及时使用抗生素、液体复苏等。
避免医源性损伤:合理使用机械通气、避免输液过量等。
关键点
小儿MODS病情凶险,需在PICU密切监护。
早期干预可改善预后。
多学科协作(如儿科、重症医学科、营养科等)至关重要。
若有疑似症状,尽早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推荐阅读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需要做哪些检查?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检查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体格检查,但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以下检查以明确诊断或排除其他疾病。常规检查血常规:通过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初步判断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C反应蛋白(CRP):炎症...[详细]
2025-07-08 05:23:43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如何治疗和护理?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与护理治疗原则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主要以缓解症状和支持治疗为主,因为大多数情况下由病毒引起,抗生素通常无效。药物治疗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用于控制发热。止咳祛痰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帮助缓解咳嗽和排痰。支气...[详细]
2025-07-08 05:23:42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是什么?有哪些症状?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定义与症状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呼吸道疾病,主要指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等。此病多发于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尤其是在气候变化较大的季节。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主要症状咳嗽:...[详细]
2025-07-08 05:23:41
小儿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预后和预防措施
预后大多数儿童在治疗后几周至几个月内完全康复。少数患者可能有长期神经系统后遗症,如认知障碍或运动障碍。预防措施疫苗接种:及时接种麻疹、风疹、水痘等疫苗,减少感染后ADEM的风险。健康监测:儿童在病毒感染后应密切观察神经系统症状。...[详细]
2025-07-08 05:22:35
小儿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如何诊断和治疗?
诊断方法临床评估:详细病史和神经系统检查。影像学检查:MRI是首选,显示大脑和脊髓的多灶性脱髓鞘病变。脑脊液检查:可发现白细胞增多和蛋白水平升高。其他检查:如EEG、血液检查等,以排除其他疾病。治疗原则免疫治疗:如大剂量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详细]
2025-07-08 05: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