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外阴浸润性鳞癌?它是如何发生的?
发布时间:2025-07-05
外阴浸润性鳞癌的定义与发生机制
外阴浸润性鳞癌(Invasiv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Vulva) 是一种起源于外阴皮肤或黏膜鳞状上皮的恶性肿瘤,属于外阴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占所有外阴恶性肿瘤的约90%。它的特点是癌细胞突破基底膜向深层组织浸润,具有潜在的侵袭性和转移能力。
外阴浸润性鳞癌是如何发生的?
外阴浸润性鳞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
1.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
高危型HPV(如HPV16、18)感染是外阴浸润性鳞癌的主要病因之一,尤其是年轻患者。
HPV通过整合宿主基因组,导致E6、E7癌蛋白表达,抑制p53和Rb肿瘤抑制基因功能,促进细胞恶性转化。
2. 慢性炎症或皮肤病
长期外阴慢性炎症(如硬化性苔藓、扁平苔藓)可增加癌变风险。
其他皮肤病如外阴上皮内瘤变(VIN)也是癌前病变。
3. 免疫抑制状态
艾滋病患者、器官移植后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因免疫功能低下,HPV感染后更易发展为浸润性癌。
4. 吸烟
吸烟可通过局部免疫抑制和DNA损伤促进外阴癌发生。
5. 年龄因素
多见于绝经后女性,但HPV相关病例可发生于较年轻女性。
外阴浸润性鳞癌的典型症状
外阴肿块或溃疡:最常见表现,可能伴有疼痛或出血。
瘙痒或灼痛:持续不缓解,尤其夜间加重。
排尿不适:肿瘤侵犯尿道时可出现排尿困难或尿痛。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提示可能有淋巴结转移。
诊断方法
活检:确诊的金标准,通过病理检查明确癌细胞类型和浸润深度。
影像学检查:如MRI、CT或PET-CT评估肿瘤范围和远处转移。
HPV检测:确定是否与HPV感染相关。
治疗原则
分期 | 治疗方法 |
---|---|
早期(I-II期) | 手术切除(广泛局部切除或根治性外阴切除)+淋巴结清扫。 |
局部晚期(III期) | 手术联合放化疗。 |
转移性(IV期) | 以化疗和靶向治疗为主,辅以姑息性放疗。 |
如何预防外阴浸润性鳞癌?
HPV疫苗接种:推荐9-26岁女性接种,可预防HPV相关外阴癌。
定期妇科检查:尤其是有外阴病变或HPV感染史者。
戒烟:减少烟草相关致癌风险。
治疗慢性外阴疾病:如硬化性苔藓,降低癌变概率。
关键点
外阴异常症状持续2周以上需及时就医!
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HPV疫苗接种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之一。
若有疑似症状,尽早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