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小静脉闭塞症诊疗指南
发布时间:2025-09-13
肝小静脉闭塞症(VOD),也称为肝窦阻塞综合征(SOS),是一种由肝小静脉和肝窦内皮细胞损伤引起的罕见肝脏疾病,常见于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或某些药物(如化疗药物、吡咯里西啶生物碱)使用后。以下是诊疗指南的关键点:
1. 诊断标准
临床三联征:黄疸(总胆红素 > 2 mg/dL)、肝大或右上腹疼痛、体重增加或腹水(通常在HSCT后21天内出现)。
影像学检查:超声多普勒显示肝静脉血流异常、腹水;CT或MRI可能显示肝肿大和门静脉高压征象。
肝活检:金标准,显示肝小静脉纤维性闭塞和肝窦扩张,但通常仅在诊断不明确时进行。
鉴别诊断:需排除其他原因如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布加综合征等。
2. 治疗策略
支持治疗:包括限制钠摄入、利尿剂(如呋塞米、螺内酯)管理腹水和水肿;纠正电解质紊乱;必要时进行 paracentesis(腹腔穿刺放液)。
特异性治疗:
去纤苷(Defibrotide):是FDA批准的首选药物,用于中重度VOD,具有抗血栓和内皮保护作用,推荐剂量为6.25 mg/kg每6小时静脉输注,持续至少21天。
其他选项:在去纤苷不可用时,可考虑使用低分子肝素、前列腺素或N-乙酰半胱氨酸,但证据有限。
重症管理:对于多器官衰竭(如肾衰竭、呼吸衰竭),可能需要重症监护支持,包括机械通气、肾脏替代治疗等。
3. 预防措施
高风险患者识别:HSCT患者、使用特定化疗药物(如白消安、环磷酰胺)或有既往肝病史者。
药物预防:在HSCT前,可考虑使用去纤苷或熊去氧胆酸预防VOD,但需个体化评估。
监测:定期监测肝功能、体重和临床症状,早期发现并干预。
4. 预后
死亡率:严重VOD的死亡率可高达80%,但早期诊断和治疗(如去纤苷)可改善预后,生存率可达50-60%。
影响因素:预后取决于疾病严重程度、器官衰竭数量和治疗及时性。
肝小静脉闭塞症的诊疗需基于多学科团队(MDT) approach,包括 hematologist、hepatologist 和 intensivist。建议参考最新指南如 EBMT 或 ASBMT 推荐,并进行个体化治疗。